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創兩年新低的消息也是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那么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跌原因是什么?未來走勢如何?
8月29日,美元指數刷新20年新高,非美貨幣紛紛調整,離岸人民幣對美元跌破6.93,在岸人民幣對美元跌破6.92,雙雙刷新兩年低位。8月31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開盤小幅上揚逾10點,收復6.91關口,與此同時,離岸人民幣對美元短線區間震蕩,在6.92附近波動。同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較上一交易日調降104個基點,報6.8906。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跌原因
人民幣不斷走貶背后,是美元指數不斷走強。本輪美元走強的主要原因是美聯儲為抗通脹必須采取的激進加息策略,從長周期來看,美元當前已經處于一個頂部位置,但后續也可能會繼續創新高。目前整個全球外匯市場呈現美元強、非美弱的格局,作為主要非美貨幣的人民幣,不可能獨善其身。美元上漲有兩個原因,最主要原因是占美元指數較大比重的歐元和日元太弱。眼下歐元區的經濟基本面及預期都不佳,能源危機使得歐元區經濟進一步蒙上陰影,再加上高通脹和地緣政治風險相互疊加,在此背景下歐元上漲沒有動力。
次要方面的原因則是美國經濟和美聯儲貨幣政策能夠支撐美元指數強勢。匯率是一個相對價格,相對歐洲,美國經濟的基本面是更好的,包括就業情況和制造業指標等都能對美元指數進行一定的支撐。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未來走勢
對于接下來人民幣的走勢,在強美元和我國出口大概率回落的背景下,短期內人民幣匯率可能承壓,中長期看人民幣真實匯率較有韌性。人民幣會不會繼續向下調整,取決于未來影響人民幣匯率的因素是利空還是利多占上風,這并非簡單的多空因素的數量對比。
匯率彈性增加,有助于及時釋放市場壓力、避免預期積累,市場多空切換將會轉瞬完成。此外,政策因素也將是一個重要變量。2019年8月“破7”之后,打開了人民幣匯率可上可下的彈性空間。現在,不論政府還是市場,對于匯率雙向波動、寬幅震蕩的容忍度和適應性都大大增強。但若未來市場出現順周期的羊群效應或匯率超調風險,相信有關方面仍會適時施策糾偏。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跌影響
當前,我國外匯市場主體參與更趨理性,保持“逢高結匯”的交易模式,匯率預期平穩,有助于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一直以來,我國外匯市場表現出較強的韌性。貨物貿易呈現較高順差,實際利用外資保持增長,持續發揮穩定跨境資金流動和外匯市場的基本盤作用。
中國人民銀行近期發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2022年以來,跨境資本流動和外匯供求基本平衡,市場預期總體平穩。
匯率的漲跌對于外貿行業來說是把“雙刃劍”。人民幣匯率適度貶值回調有利于提升出口貿易競爭力和價格優勢,推動實體經濟復蘇,但進口企業的進口成本將有所增加。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創兩年新低及未來走勢就介紹到這里了,更多最新數據,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數據欄目了解。
推薦閱讀
《博通分析:數字人民幣專題分析2022(78頁).pdf 》
《輕工制造行業:人民幣貶值影響幾何-220509(16頁).pdf 》
比亞迪蒸發666億市值是怎么回事?當前比亞迪市值多少?
全球發射衛星總數量多少?最新數量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