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災備市場現狀
據《2021中國災備行業白皮書》白皮書,當前,中國災備市場具備強勁的發展韌性,預計2022年中國災備行業市場規模可達300億元以上。
詳細數據【以下為《2021中國災備行業白皮書》內容節選】
中國災備市場發展情況
2020 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以餐飲、旅游和娛樂為代表的行業,受到了嚴重的沖擊。上半年,全世界主要經濟體的 GDP
更是遭到重創。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機構數字化轉型的速度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反而在應對疫情造成的社交困境時,線上業務展示了非常強大的靈活性和韌性,這也極大地促進了文件同步、數據流動和業務連續性在安全合規方面的發展。
2020
年國際安全形勢也是推動市場發展的原因之一,包括以國家安全為借口對業務合規性的審查,蓄意挑起地區沖突,利用網絡技術滲透攻擊機構的重要系統和數據,以及對關鍵技術和制造業資源的爭奪,都促使相關機構加大對數據和業務安全的保護——將重要數據和系統進行多重保護,以備機系統構被攻擊時,可以有最新的數據進行業務的恢復。譬如,以半導體芯片為例,一些機構就加大了生產系統和業務數據的異地備份的保護力度。
從中國第三方災備技術服務商的市場營收分析,市場強勁的需求一直存在,但是第一季度因疫情采取的社交限制,確實給一線的銷售帶來挑戰。不過隨著疫情被控制,第二季度以后,銷售的拜訪及營銷活動走出
V 字型的反彈。
這表明中國災備市場也具備強勁的發展韌性,而推動市場需求發展的兩大因素:一個是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市場主體充滿活力,特別是今年提出的“新基建”戰略,極大地提振了科技企業、資本和市場研究機構的信心,繼續推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一個是中國長期堅持的將信息安全納入國家安全戰略,并出臺了“網絡安全法”、“等保
2.0”、“數據安全(草案)”等一系列的法律,以國家實行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明文規定所有運營主體,需要對所轄的信息系統嚴格按照要求進行保護。
中國災備行業市場規模
各類研究機構對中國災備市場的增長預估都非常樂觀。智研咨詢的報告顯示:中國災備行業市場規模從2010年的49.8億元,增長至2018年近180億元的市場規模,預計至2022年中國災備行業市場規模可達300億元以上。
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報告重點提到云災備將成未來主流趨勢,其中云災備市場規模從2013年的1億元快速增長到2018年的10億元,預計到2022年我國云災備市場規模可達70億元。
信息技術研究和分析機構Gartner
預計,到2020年存儲安全(尤其是云存儲安全)支出將繼續攀升。如今復雜的地緣政治環境將法規遵從性推到了企業的首要任務,2019年整體安全支出增長10.5%,預計未來5年云安全將增長41.2%。同時,Gartner也預計到2021年,使用備份而非歸檔方式來管理企業長期數據的比例將從2017的30%上升到50%。
根據白皮書內容編委的調查,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三十多年中,特別是從2010年互聯網開始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中國災備產品和市場也得到大力發展,中國災備市場頭部企業的融資金額也一輪比一輪高。災備產品從傳統的存儲數據備份發展到物理機、虛擬機系統的備份和容災,數據庫同步和容災也逐漸發展壯大,并成為災備市場重要的應用場景之一。根據公開的資料整理,2010年我國災備行業市場規模約49.8億元,2015年達到136.8億元,近幾年中國災備市場規模大體情況如下:

國際災備市場也同樣發展強勁,根據DataCore 發布的2018年度SDS白皮書《The State ofSoftware-Defined
Storage,Hyperconverged and Cloud Storage》內容,有20%的用戶計劃將存儲預算的25%用在第二存儲(災備)上。
Gartner公開的數據分析報告提到: 2016年市場規模已達20億美金,預計2021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7.3億美元。
MarketsandMarkets的相關數據也顯示,全球備份和恢復市場總額將從2017年的71.3億美元上升到2022年的115.9億美元。相比備份與恢復市場,云災備即服務(DRaaS)全球市場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
Gartner 的調研報告顯示,預計2021年的DRaaS市場規模將達到37.3億美元;到2022年全球云安全市場規模將達到近120億美元;Gartner
DRaaS魔力象限中的10個國外玩家市值總和超過1000億美金。
中國災備市場現狀、發展情況就介紹到這里了,更多最新數據,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數據欄目了解。
數據來源:《英方研究院:2021中國災備行業白皮書(155頁).pdf 》
推薦閱讀
《教育信息化標準測評研究中心:2021教育信息化系統災備研究報告(42頁).pdf 》
2022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測,預計2022年達174億美元
中國工業經濟發展情況,全國工業經濟發展現狀
2022年7月網約車行業運行情況,運行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