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市場規模預測
此前,各大權威機構分別對2024年、2030年元宇宙市場規模做出預測,具體數據如下:
彭博行業研究報告預測,2024年元宇宙市場規模將達8000億美元。普華永道預測,2030年元宇宙市場規模將達1.5萬億美元。花旗銀行預測,2030年元宇宙市場規模將在8萬億-13萬億美元之間。
雖然從各家預測來看,元宇宙的市場空間確實大、市場期望值確實很高,但總的來說元宇宙仍在萌芽階段,仍然面臨著技術突破、社會倫理(規則設計)、信息安全、行業應用、政策風險以及能源供給等多重挑戰,所以說它能否最終落地或者說成功建立時間的不確定性仍然是非常高的,因而這些規模預測更像是理想中的蛋糕,并不一定能吃到,我們還是重點關注,元宇宙當前最主要的三個落地場景的市場情況可能更為實際,一是虛擬數字人市場,預計到2030年我國虛擬數字人市場規模將突破2700億元,據Research
And Markets數據,預計到2028年,全球虛擬活動市場規模將突破5000億美元。二是
NFT市場,根據MarketsandMarkets最新研究預測,到2027年底,NFT現有的30億美元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36億美元。三是VR/AR市場,交互技術直接影響元宇宙應用層面體驗,在成熟度方面,VR/AR是目前最合適也是最具市場潛力的技術,并且VR/AR已經邁過低谷期處在興奮的上升期,因此被寄予厚望,根據IDC預測,到2024年全球VR/AR終端出貨量將超7500萬臺,其中AR占比升至55%,VR和AR的全球市場規模均將達到2400億元人民幣。
元宇宙為何會選擇在這個時點爆發?
我們認為有三方面因素:
一是元宇宙所需的6大支撐技術近些年來已取得關鍵性突破,基本能夠滿足元宇宙初級門檻的構建需求。區塊鏈穩步發展進入產業發展階段,下游應用已涉及金融和電子政務等領域并且還在不斷擴展;VR/AR技術提供的沉浸式體驗已達到元宇宙起步要求,并且用戶量處于快速增長階段,已具備成為元宇宙入口的基本潛質;5G網絡大范圍覆蓋基本能滿足快速傳輸要求,云計算和邊緣計算對于算力的提升,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延遲性問題,并能達到支撐大規模用戶同時在線的要求;物聯網目前處在高速發展階段,雖然距離規模化還有一定階段,但已在技術上打下不錯的基礎;人工智能和數字孿生近年來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制造和醫療等領域已有應用。
二是疫情因素改變了人們生活和工作方式,居家辦公、網絡課程、視頻會議等成為“家常便飯”,提升了人們對于元宇宙的接受速度和期望值。
三是政策適配性高,這一因素主要是對國內行業而言,目前國內正在大力發展數字產業經濟,各類企業都在追求數字化轉型,而元宇宙基本符合數字產業全部特征,大方向是對的,因此也能獲得政策上的助力。
元宇宙的價值在哪?為何大家都往里“沖”?
我們認為主要有這幾方面:
一是概念價值,元宇宙是一個與 Web
3.0一樣宏大的概念,概念大就意味著貫穿多個行業,想象空間也就大,概念新相當于重塑一個新的藍海市場,也就多出一個新的風口,但概念熱的同時也會給行業帶來的是被高估和泡沫。
二是技術融合創新價值,元宇宙將打破各項技術邊界,促進各項技術融合創新,換句話說就是技術需要新產品承載它的現在和未來。
三是社會價值,元宇宙可以通過“虛實結合”的方式,來提高現實世界中的生產及生活效率問題,以及推動智慧城市應用場景建設,創新社會治理模式,為社會發展帶來正向價值。
數據來源:《來覓數據:2022Q1元宇宙投融市場報告(30頁).pdf 》
推薦閱讀
2022全球eda市場規模預測,預計2022年市場規模達134.37億美元
2022年全球無人機行業市場規模預測,預計2022年達513億美元
2022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測,預計2022年達17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