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是指哪幾個城市?
長三角城市群,囊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三省一市,涵蓋41個地市,分別為上海、蘇州、杭州、南京、寧波、無錫、合肥、南通、常州、徐州、溫州、紹興、揚州、鹽城、嘉興、泰州、臺州、金華、鎮江、淮安、蕪湖、連云港、宿遷、湖州、滁州、阜陽、安慶、馬鞍山、宿州、蚌埠、亳州、六安、衢州、宣城、麗水、舟山、淮南、淮北、銅陵、池州、黃山。
長三角gdp2021總量是多少?
2021年,長三角三省一市GDP總量高達27.6萬億。
長三角gdp排名
單論規模,長三角以占全國3.7%國土面積、聚集了全國16.7%的人口,創造了全國24%的經濟總量。
2021年,長三角三省一市GDP總量高達27.6萬億,常住人口規模超過2.35億人,坐擁8個萬億GDP城市,近半城市躋身全國百強榜。
下面是2021年長三角地區41個地市GDP排行榜:


毫無疑問,即便拋開政策定位,上海也是長三角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
上海GDP總量不僅超過了安徽全省,且接近杭州、南京、合肥三大省會的總和。
上海之后,江蘇“十三太保”同樣光芒四射。
這13個地市全部位列百強城市,GDP全部突破3500億元,最低的蘇北城市宿遷,放在安徽可以排在TOP3之列。
不僅如此,未來幾年,江蘇還有望再增2個萬億城市,常州和徐州GDP均已突破8000億,離萬億大關只有2-3年的時間。(參閱《2021年,全國TOP50城市GDP排行榜》)

浙江11個地市,除了衢州、麗水、舟山體量相對較小之外,其他城市均位居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地市強的不是GDP總量,而是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基本都位居全國前列。

相較而言,最晚被納入長三角的安徽,除了省會合肥位居全國TOP50、長三角TOP20城市之列,其他地市經濟實力均不突出。
作為安徽第二城的蕪湖,則與鎮江、淮安處于同一層級。
而黃山、銅陵、池州等5地市,經濟總量在長三角地區墊底。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區域一體化水平最高的地區,也是對新型城鎮化空間布局的先行探索區域。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空間范圍為35.8萬平方公里,比德國(35.7萬平方公里)稍大,比日本(37.8萬平方公里)略小。在如此面積且有著較高經濟密度的空間范圍,區域一體化無疑呈現多層次格局。這不僅是自然地理和行政地理的客觀反映,而且與經濟發展、生態環境、社會治理、交通網絡和全產業鏈等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正確理解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空間層次,及其與相關因素的關系,能夠有效促進長三角地區更好更快地實現其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使命和價值。
長三角是哪些城市及長三角gdp2021總量、GDP排行情況就介紹到這里了,更多最新數據,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數據欄目了解。
來源:各大統計局,國民經略
推薦閱讀
2022年最新中國各城市gdp數據,城市gdp排名一覽
2022中國哪個省gdp最高?中國省gdp排行榜一覽
2022年長三角百強縣榜單一覽,完整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