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是世界關節炎日,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全球關節炎患者共有3.55億人,其中,中國關節炎患者超過1億人!
就全球關節炎患者數量來看,意味著在亞洲地區,每六個人當中就會有一個人在一生的某個階段患上關節炎。另外,據相關數據統計,在中國,關節炎的發病率約為13%。
什么是關節炎?
關節炎是指由炎癥、感染、創傷或其他因素所致的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的炎性病變,表現為關節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
為什么會得關節炎?
引起關節炎的原因很多,如細菌感染引起的化膿性關節炎,自身免疫或變態反應引起的風濕性關節炎及類風濕性關節炎,代謝障礙所致的痛風性關節炎及外傷所致的外傷性關節炎等。
關節炎分類
關節炎根據癥狀和病程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
急性關節炎起病急,患者關節紅、腫、痛、熱,并有功能障礙及全身發熱等癥狀;慢性關節炎則主要表現為關節腫、痛、畸形及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
關節炎的早期病變僅侵害關節滑膜,晚期則關節軟骨及骨質均可能發生變化甚至破壞。
比較常見的關節炎為風濕性、類風濕性、外傷性、骨性關節炎及化膿性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為風濕熱的表現之一,多見于成年人,常發生于膝、肩、肘、腕等大關節,發病多在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出現游走性關節痛、腫及發熱和其它風濕熱的表現。類風濕性關節炎多見于青壯年,起病緩慢,常發生于手足小關節及骶髂部,并逐漸累及全身關節。初始患病關節亦表現出紅、腫、痛及活動不便等,久則關節畸形或強直。外傷性關節炎多因外傷或持續慢性勞損引起關節軟骨發生退行性變或形成骨刺,表現為患病關節腫、痛及運動障礙,易發生在持重關節、如肩、膝、踝等關節,在運動員及青壯年中多見。
適合關節炎患者的運動有哪些?
關節炎適合做些有氧運動 ,比如散步,騎單車和打太極拳等,避免做一些劇烈運動。
如何保護關節?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讓關節長時間處于一種姿勢,長期蹺二郎腿、久坐都可能對關節造成損傷,不要盲目做反復屈伸。要特別注意避免關節的機械性損傷,盡量減少關節的負重和磨損,如膝、踝關節的關節炎患者平日要盡量避免爬樓梯、蹲起等較劇烈的對關節有損傷的運動,為了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關節炎患者可以選擇游泳、騎車、做體操等關節負重較輕的運動。年輕人在進行長跑、暴走等運動前要做好熱身運動,以免造成韌帶拉傷、關節不穩。
全球關節炎患者及中國關節炎患者數量就為你介紹到這里了,更多最新數據,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數據欄目了解。
推薦閱讀
《骨關節健康白皮書(38頁).pdf 》
《大博醫療-關節業務加速發力醫用耗材全品類多向發展-210923(24頁).pdf 》
《春立醫療-國產人工關節領頭羊骨科及非骨科業務分析-220723(35頁).pdf 》
中國成人糖尿病患者有多少?最新數據一覽
全球近視眼人數多少人?世界各國近視人數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