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生月薪
據最新調研數據,當前有六成以上專科生實際月薪在5000元以下。
詳細數據
此前,前程無憂面向應屆/在校專科生發起調研,以了解職業教育人才(專科)的求職意愿、職業和方向、求職進展、雇主偏好等。據調查數據顯示,超六成專科生月薪低于5000元。
據調查,63.8%的受訪專科畢業生預期月薪在5001~8000元,但在已獲取錄用通知的畢業生中,只有29.3%的受訪專科畢業生實際薪酬達到了這一區間。63.4%的受訪專科畢業生實際月薪在5000元以下。月薪過萬的受訪專科畢業生更是寥寥無幾,不足百分之五。
據前程無憂早前發布《2021中國重點大學畢業生需求和求職狀況報告》顯示,高學歷與高薪酬之間有著緊密的關聯,重點大學(985/211、雙一流院校)的本科畢業生們月薪預期多數在8001~10000元,實際獲得錄用通知的本科畢業生中43.0%的人薪酬在這一水平,且絕大多數雇主提供給2021屆碩博畢業生月薪已經過萬元。
對比專科畢業生和重點大學畢業生數據可以發現,雖然專科就業實際薪酬遠低于重點大學畢業生在意料之中,但在應屆畢業生預期薪酬的最終達成率上,專科也要落后十個百分點以上。
調查還顯示,超過三成的受訪專科畢業生在畢業后的優先選擇是“繼續深造,專升本”,近八成出于“學歷越高,越容易找到好工作”的考慮做此選擇。
姚凱(復旦大學全球科創人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表示,除了求職過程中面臨學歷限制之外,專科生繼續深造的渠道還有待拓寬,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本科招生人數超過440萬,專科招生人數超529萬,而專科起點本科生人數不足62萬。
“技能型專科學生大多進入工廠,從事重復性操作工作,如果沒有具有吸引力的晉升通道或者成長平臺,單純依靠薪酬在當前靈活就業發展迅速的情況下,工廠難以吸引技能人才。建議積極搭建幫助職校學生學歷提升、技能提升的發展通道,打破專科學生的職業發展‘天花板’。”姚凱說。
專科生最想去的前三個行業
9月14日,教育部發布2021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21年,高職(專科)招生552.58萬人(含五年制高職轉入專科招生45.20萬人),同口徑比上年減少18.03萬人,下降3.16%;在校生1590.10萬人,比上年增加130.55萬人,增長8.94%;畢業生398.41萬人,比上年增加21.72萬人,增長5.77%。
據前程無憂發布《職業教育人才(專科)求職意向和狀況調查》(下稱“調查”)顯示,近六成受訪專科畢業生選擇優先就業。軟件/網絡服務、多元化、計算機/消費電子/電氣是受訪專科畢業生擇業最傾向的前三名行業,國企和事業單位不出意料地成為就業首選,分別占比67.5%、52.4%。
受訪專科畢業生認為,“學歷太低,企業要求最低本科”“求職時實習經歷欠缺”“目標企業/行業競爭力太大”是影響自身求職結果最重要的三項因素。而薪資待遇、通勤距離、職場發展是受訪專科畢業生在找工作時最先考慮的三類衡量標準。
同時,專科就業過程中,“機會多,但適合的不多”“機會少,不知道適合什么類型工作”是受訪專科畢業生面臨最多的狀況。所在院校處于一線城市的受訪專科畢業生明顯感受到,就業機會多,但適合的不多,或是有喜歡的工作但是能力不夠。二三線城市的受訪專科畢業生則普遍認為,求職機會少,在求職中并不受雇主歡迎。在機會少、難就業的現狀下,超過八成的受訪專科生愿意接受第一份工作是非正式就業(靈活就業)。
馮麗娟(前程無憂首席人力資源專家)表示,結構錯配、扎堆競爭是專科生就業難的主因。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也是職業教育最突出的辦學優勢。據教育部信息,全國組建了1500多個職業教育集團(聯盟),世界500強企業中,有175家企業參與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盡管如此,專科生就業仍面臨結構性不匹配和可競爭機會少的難題。
調查顯示,從崗位目標來看,非專業技能類的受訪專科生把主要關注點放在了基礎運營類、新媒體類、市場推廣類、人事/行政類等門檻較低、專業限制較少的崗位上。但從整體就業市場的需求來看,近年來,數字化、智能化趨勢驅使所有行業的企業都往“高科技屬性”靠攏,數據類、算法類、產品類工作成為新增招聘主需,生產類、市場推廣類崗位進一步縮減,專科生在崗位選擇方向上與市場供需仍有錯配。
馮麗娟認為,面對新經濟、新業態、新技術的變革,職業教育(專科)院校也應在產教融合中更加注重培養學生適應未來行業發展、產業變化、技術創新的能力。
中華職業教育社編寫的《中華職業教育發展評價報告(2022)》顯示,各地職業院校正在積極進行課程改革,緊盯“卡脖子”技術“最后一公里”,聚焦芯片制造、集成電路、高端數控機床、海洋工程、國防軍工等先進制造關鍵領域技術問題,推進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校企協同技術攻關,促進關鍵技術的落地應用與推廣實施。
姚凱認為,在職場中,專科學生還面臨著所謂第一學歷的歧視,官方意義上,并不存在“第一學歷”這個概念,但在很多單位招聘、晉升、選拔等過程中都會考慮第一學歷,建議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帶頭破除學歷歧視門檻,做好平等就業的正面引導宣傳,加大對職業技能人才的支持和宣傳。
《中華職業教育發展評價報告(2022)》還提出了專科就業的其他方向。職業院校畢業生從事農業相關工作比例提高,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提供了高水平技術技能人才支撐。面向社區居民、老年人等群體開展職業教育惠民培訓和社區志愿培訓服務,積極構建終身職業培訓體系。積極圍繞0~3歲嬰幼兒托育領域、養老領域和家政領域,開展老年照護、母嬰護理、失智老人照護、幼兒照護等職業技能證書培訓,擴大“一老一小”領域人才供給,賦能養老托育。
以上就是專科生月薪的簡單介紹,更多最新數據,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數據欄目了解。
推薦閱讀
《Michael Page:2022深圳薪酬報告(57頁).pdf 》
《51社保:2022企業薪酬福利訪談錄(88頁).pdf 》
2021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為106837元
2021年中國規模以上企業平均工資為881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