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LPR報價出爐,符合預期,均維持不變。
詳細數據
1年期LPR為3.65%,5年期以上LPR為4.3%,和上次相同,均維持不變,符合預期。
注:以上LPR在下一次發布LPR之前有效。
LPR解讀
在8月LPR已實現非對稱下調、9月MLF利率維持不變,且銀行凈息差持續承壓、外部制約加大的環境下,9月LPR報價維持不變。
一、9月MLF利率維持不變,LPR報價的定價基礎未發生變化
9月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報價均維持不變,一方面在于當月央行小幅縮量續做4000億元1年期MLF,中標利率2.75%,保持不變。LPR利率與MLF掛鉤,在MLF利率未做調整的背景下,9月LPR報價的定價基礎沒有發生變化。
而9月MLF利率未做調整,主要源于8月MLF中標利率已超預期下調10BP,目前降息效果正在顯現,短期內政策仍將處于觀察期,MLF連續下調的必要性不高;同時,內外政策錯位下,穩匯率重要性提升,美聯儲等大幅加息預期進一步強化,制約國內降息空間。近期人民幣匯率“破7”,也對政策利率及市場利率調整產生一定影響。
二、銀行凈息差持續承壓,短期內LPR報價再次下調的空間不足
近年來,商業銀行凈息差整體處于下行通道。今年以來,疫情沖擊反復、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在讓利實體和信貸供需失衡下,銀行資產端收益率不斷下行;而二季度以來,由于存款定期化較為嚴重,導致存款成本降幅明顯低于貸款,負債成本出現一定程度的剛性,商業銀行凈息差收窄壓力進一步加大。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二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為1.94%,較一季度環比繼續收窄3BP,同比大幅收窄12BP。
同時,需要關注的是,今年4月以來流動性較為寬松,資金利率超低位運行,使得銀行能夠持續享有低成本市場類負債紅利,否則凈息差收窄壓力會進一步凸顯。
目前,信貸供需矛盾依然較大,今年1年期、5年期LPR從3.8%、4.65%降至3.65%、4.3%,已分別累計下調15BP、35BP,在明年一季度重定價之后,將會對銀行營收形成較大擠壓。因此,在8月1年期、5年期以上LPR已分別下調5BP、15BP的情況下,9月再次下調LPR的動力和空間不足。
同時,在當前低利率市場環境和銀行業凈息差不斷收窄的趨勢下,進一步管控負債成本也成為各家銀行穩息差的重要發力點。為此,9月15日,六大行下調了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其中活期下調5bp,三年期定期利率下調15bp,其他期限利率下調10bp。9月16日,多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也發布公告,宣布下調存款掛牌利率。此次調整掛牌利率,也打開了存款利率持續下行的空間,有助于更好的控制負債成本、穩定銀行經營。
三、四季度5年期以上LPR報價繼續下調概率仍大
8月宏觀數據顯示,在前期一攬子穩增長政策及接續政策持續發力、去年同期基數走低等因素影響下,工業生產、投資、消費等經濟指標增速有所回升,但總體仍偏離正常運行水平。四季度,出口增速延續下行、房地產產業鏈修復不及預期,將繼續對經濟形成拖累。為此,在存款利率下調效應有所顯現的環境下,繼續通過引導5年期以上LPR報價調降,以支持基建、制造業中長期投資和穩定地產,刺激潛在信貸需求釋放,就顯得尤為重要。
而在此過程中,考慮到銀行負債成本的改善速度、幅度,仍不及貸款端利率下行的強度,凈息差仍有持續收窄壓力,繼續通過適時降準、非對稱下調政策利率、改革存款利率報價機制、MPA考核、管控結構性存款等方式來強化負債成本管控,增加報價行下調LPR報價加點的動力,仍是持續的工程。
對于1年期LPR而言,在當前報價已偏低、優質企業貸款利率點差壓降更低,甚至與部分定期存款定價形成倒掛的情況下,若繼續引導下調,容易加劇企業的套利行為,后續再次調降的概率降低。
(作者:溫彬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張麗云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金融市場研究中心主任)
9月LPR就介紹到這里了,更多最新數據,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數據欄目了解。
推薦閱讀
《【研報】銀行業:LPR下調及存量貸款轉換對銀行影響有限-20200220[21頁].pdf 》
多家國有大行下調個人存款利率,下調了多少?
2022上半年郵政行業業務收入是多少?業務收入業務總量一覽
2022上半年上市銀行業績如何?中國上市銀行業績分析